听损儿童发音训练原则
要想让听损儿童掌握发音技巧,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教师或者家长要遵循以下训练原则。
第一,听先于说,听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
良好的听觉能力是听损儿童语言康复的必要前提,发音训练一定要和听觉训练相结合。要注意发展听损儿童的听觉能力,为给其准确的感知语音打好基础,让他们学习尽量借助听觉来分辨语音的细小差别,使听觉成为听损儿童获得语言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让听损儿童学会借助听觉反馈来学习正确的发音,并培养听损儿童自主发音的能力。
第二,通过了解评估听损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发音训练计划。
听损儿童由于听力损失造成语言信号获取不完整、听不清楚而导致他们发音不清楚。不同的听损儿童由于听力损失状况、耳聋年龄、接受训练时间长短等情况不同,他们的发音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和家长要经过深入考察评估,与听损儿童亲密接触,才能清楚的掌握听损儿童的语音发展状况,了解造成幼儿发音状况的背后原因,因而才能根据每个幼儿的状况,结合听力正常儿童语音发育的一般规律,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发音的学习和纠正,做好发音训练工作。
第三,听损儿童的发音训练要进行的自然,内容选择要有趣味性,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和无意义的音节学习。
听损儿童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发音训练的方式应结合特们这个特点,将单调的发音训练与有趣的语言、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并做到音不离词,词不离句,使发音练习活动自然、轻松。
第四,有计划的进行发音练习,提高听损儿童的语言质量
语音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发音会越来越准,在训练过程中结合正常儿童的发音发育特点,由易到难,有计划、分阶段安排学习内容。
第五,抓住一切时机,进行发音练习。
发音训练是听损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内容,但是不能仅限于在语言康复教学中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我们都要抓住一切机会给幼儿创造各种发音练习的机会,从而达到发音练习的目的,并使其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发音习惯。
第六,发音训练可以借助听觉、触觉和其他感觉器官的作用,帮助听损儿童掌握每一个音的发音要领。
对于听力补偿不太理想的儿童,在发展训练中可以借助其他器官,比如通过看,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口型和舌头位置,通过摸,用触摸法让幼儿通过触摸声带、把手放在嘴前等方式来感觉发音时的震动和气流的强弱,让幼儿用手触摸鼻翼,体会发音时鼻翼的震动。
第七,坚持不懈,不断努力。
听损儿童发音训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能以为过几个礼拜几个月就可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而无需再关注其发音问题,要做好长期陪伴和坚持不懈的锻炼的心理准备。